消除脂肪肝 這種運動最有效
文:楊雅馨 審稿:曾岱宗(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)
國人平均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,當脂肪長期堆積在肝細胞中會造成肝臟發炎、肝纖維化,甚至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的可能。脂肪肝的病因與脂質、醣類代謝異常等都具關聯性,因此,要逆轉脂肪肝,生活型態調整一直是最好的解方,運動更是其中的關鍵要素。
正常肝臟中的脂肪(大部分為三酸甘油脂)約佔肝臟重量的5%以下,當肝臟內脂肪聚積超過5%的肝重量,造成肝細胞脂肪變性,即為脂肪肝。2023年起,全球專家學者共識以「代謝性脂肪肝病(MASLD)」取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(NAFLD),強調脂肪肝與代謝異常的關係。
根據研究指出,減重5%可減少脂肪堆積,減重7~10%可改善脂肪肝炎,減重>10%可降低肝纖維化風險。要減重,除了飲食控制,配合有效的運動,才能讓體重機上的數字「不卡關」。
然而,運動總類繁多,選對運動才能更助於降低體脂、剷除內臟脂肪。
何種運動最能改善脂肪肝?
《Scientific Reports》於2024年3月刊登「不同運動方式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響(Effect of different exercise modalitie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-analysi)」,分析43篇研究,共納入2070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,分為實驗組(1194名,又細分為有氧訓練779名、阻力訓練159名、高強度間歇訓練160名、有氧訓練加阻力訓練96名)、對照組(876名),運動週期為8~24週。
研究指出,不同的運動模式,對肝功能與血脂改善的效果是具差異性的。
結果發現,有氧運動搭配阻力訓練,最能改善整體的血脂(總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;單純有氧運動,對ALT(GPT)¹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效果最佳;單純阻力運動,對改善AST(GOT)¹最明顯。
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

有氧運動是指保持長時間進行一項運動,且抑制運動的強度,適時提高呼吸與心跳數就是有氧運動。有氧運動的心率目標是最大心率的50%~85% ³,亦可以用「220 – 年齡」來估算最大心率。
有氧運動會燃燒葡萄糖及貯存的脂肪,故對控制體重有很大的幫助,但剛開始運動時,能量通常來自於燃燒肝糖及葡萄糖,大約運動20分鐘後才會開始燃燒脂肪,因此要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,則每次運動最好連續半小時以上。常見的運動,例如快走、超慢跑、跑步、游泳、騎自行車有氧舞蹈、跳繩、飛輪等。
阻力訓練則是指讓肌肉感受到阻力的身體活動,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(反向力量的訓練),以達到鍛鍊肌肉的效果。常見的項目有伏地挺身、深蹲、階梯運動、抬臀運動、彈力帶訓練。
阻力訓練應每週2~3天,每次間隔48小時以上,訓練時應包含8~10個大肌群(如二頭肌、三角肌、闊背肌、臀大肌、股四頭肌等),每個肌群進行2~4組,每組8~12下的重覆次數。
脂肪肝運動一週範例
改善脂肪肝 影像看得到
運動要持之以恆才能看到成果,建議非酒精性脂肪肝者,每週應進行3次的有氧運動動及阻力訓練,每次50分鐘,並持續至少12週,將能在肝臟影像中看到脂肪肝明顯獲得改善。
最後要提醒,運動時應循序漸進,有心血管疾患者應先諮詢醫師,再進行中高強度運動;搭配地中海飲食,效果更佳。
註¹ ALT(谷丙轉氨酶)、AST(谷草轉氨酶)存在肝臟細胞中,當肝臟發炎、肝細胞壞死時,ALT、AST就會從肝細胞釋出到血液中,此時抽血檢驗就會驗出指數異常;亦稱肝炎指數。
註² LDL-C低於100 mg/dL 為「最佳」,而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(如已有心臟病史)則應將LDL-C目標值降 < 70 mg/dL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。
資料來源: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