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ES團隊的林亮宇教授分享人工智慧(AI)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與發展。林教授探討了AI在醫療影像診斷上的實際貢獻,指出AI在皮膚癌、眼底檢查、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精準表現,甚至優於專科醫師。特別說明AI能提升醫師工作效率,減少負擔的重要性,並舉例Radiology領域中AI對於定量分析、分類與圖像重建的具體應用。此外,他介紹了基於AI的自動影像分割(Segmentation)技術如何轉換醫療數據價值,協助及早預測骨折、心血管事件等風險,有助於臨床早期干預。

林教授也提出AI助理(如ChatGPT-4)在醫療記錄整理和病史分析的潛力,並討論AI在心臟病學中特別是心電圖和超音波診斷的應用,強調AI能降低醫師燒盡(Burnout),提升診斷準確度和醫療效率。他也強調AI技術尚有的局限,包括黑盒問題、誤診風險、法律責任和公平性挑戰,認為AI應輔助醫師而非取代醫師,並期待未來「通才型醫療AI」的實現,促進人機協作,提升醫療服務品質。

重點摘錄

  • AI於醫療影像特徵擷取的革命性突破,自動化替代耗時人工分析。
  • AI在醫療診斷提升精準度,部分領域已超越專科醫師表現。
  • AI減輕醫師工作負擔,預防醫療人員疲勞,優化病患照護品質。
  • AI在X光、CT及超音波等影像量化與分類應用,助攻臨床決策。
  • AI協助罕見病識別及基因症候群判斷,拓展診斷能力邊界。
  • AI助理(ChatGPT-4)協助醫療記錄整理,提升醫療文書效率。
  • AI存在黑盒問題、責任歸屬與公平性等風險,強調人機協同的重要性。

講者